世界知識產權日普法宣傳
知識產權已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戰略資源!你了解知識產權嗎?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進一步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識產權呢?又為何對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知識產權的定義
知識產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智力創作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它是依照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包括著作權(版權)和工業產權。
著作權是指創作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總稱,人身權如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財產權如發行權、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工業產權則是指對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等在內的權利人享有的獨占性權利。
知識產權的特征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其客體是智力成果,具有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的特征,專有性即指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依法享有獨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權利,他人不得侵犯;地域性即指知識產權只在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地域范圍內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時間性即指依法產生的知識產權一般只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有效,如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
知識產權的取得
對于著作權的取得,我國實行著作權自動保護制度,即著作權自作品創作活動而產生,一旦作品產生便發生著作權而無須履行一定手續。而專利權的取得則需通過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審查及批準。民事主體在生產經營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也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并經過商標局的審查與核準。
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可以通過對使用者收取費用,在一段時間內禁止他人假冒、抄襲、競爭來獲得保護。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夠確保智力成果的創造者的利益受到保護,并鼓勵更多科技和文學作品的產生,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營商環境的優化起到推進作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已逐漸構成國家發展總體戰略的組成部分,對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學習知識產權,樹立知識產權意識,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向我們提出的必然要求。